护理学院本科生赴青岛养老机构实习满载而归

发布时间:2017-10-29 字体大小 T |T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患病、失能老年人对医疗康复照护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老年护理是护理学院专业的特色方向之一,1013日,护理学院选派12名优秀本科生出发前往青岛学习青岛市的先进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学习,拓展老年护理专业实习实践基地,拓宽学生视野,提供平台提高本科生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青岛市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走在了全国前列。2016年青岛成为首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2018年青岛将全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青岛市长期照护协会是全国第一家以从事长期照护业务的机构为会员单位的地方性行业组织,为促进青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为青岛在全国率先推出医疗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做了大量工作。期前,我院老年护理方向相关教授已经前往青岛长期照护协会考察,并与该协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1015日早晨,在护理学院李星波副院长、李惠菊副教授以及卜小丽老师的带领下,实习团队一行16人如期抵达青岛市,受到了青岛市长期照护协会姜日进会长和谭美青院长的热情接待。经姜会长介绍,实习团队清晰地了解到了在国家医疗保险政策和青岛医疗保险制度下,青岛市长期照护协会十几年来一步步的发展,令人感动,令人震撼。座谈间,已经退休十多年的谭美青院长精神饱满,向我们热情洋溢地介绍了全国老年护理的现状和今后护理专业学生的择业,同学们倍感亲切。谭院长讲,她从一线医生岗位退出后,没有选择休息和安享晚年,而是又一股热情迫使她再次选择了一线——为老人服务。十几年如一日,从帮助一位位老人排便、洗澡,到带领护理员进行饮食护理、记录床头卡、翻身拍背,就是这样像她自己说“很多连家人都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她事无巨细,和员工们坚持走了过来,现在青岛市长期照护协会已经取得巨大社会效益,走在全国的前列。

参观学习第一站是青岛市北区红十字老年护理院,谢东院长向我们介绍护理院的规模和运行模式。谢院长表示,我们的努力就是科学照顾,落实到人,实际去关心老人,照料老人,知道老人到底需什么。在谈到与青岛市其他养老机构的差距时,谢院长讲,红十字老年护理院的硬件确实比较落后,是同行中是最差的,但红十字老年护理院是老人最愿意来的,并表示未来将更需要我们护理专业的学生去参与,去更好的实现护理的价值,鼓励我们努力学习。

谭院长具体介绍到,收住的老人需符合城镇医疗保险政策,他们的特点是:1.高龄、失智、失能,衰老与疾病并存;2.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3.患有现代医学无能为力慢性疾病终末期;4.既需要生活照料也需要减轻疾病痛苦;5.子女年龄偏大,无力照顾。

市北区红十字老年护理院现收住130位老人,配备4名医生,6名护士,根据残疾、失智、病情严重程度分区管理,每区配备6名护理员。参观期间,我们分组对老人做了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和简短精神状态的评估,交流间发现并了解到,老人们对护理员及其他工作人员们都非常的喜欢,他们中间有从护理院建立就开始住了十几年的,有刚住进来半年多的,也有大部分康复出院的,也有安详离开的。从他们刚开始的不愿意到对护理院的不舍和依靠,看得出谭院长和谢院长对养老事业倾注的心血。

护理员24小时换班一次,从饭前准备、喂饭,到饭后洗漱,日常卫生、为老人翻身拍背等从日间生活照料到简单护理,没有闲暇时间。我们大家都吃完了饭,护理员也把老人们的餐具洗刷完毕了,护理员自己才开始吃饭,抽这个时间我们做了一些交流。阿姨们都非常的阳光幽默,她们大都工作8年以上了,过春节都是和老人们一起过的,平时除了要照护老人的生活和健康外,还要心理上干预老人。一位48岁的护理员阿姨开心地讲到,老人要哄着来,但是不乖的时候也不能惯着,有时候老人们会发生许多问题,确实他们工作压力也大,也对老人很无奈,但时间久了,感觉和自己的父母是一样的。当有老人离开时,她们的心里也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最后,谭院长表示,养老是一个平台,我们做的很早,我们也做的很好,但我们不是企业,不需要去做大。养老,我们自己要“固执”地做下去,去真正努力为老人服务。 

人道、博爱、奉献。谭院长、谢院长以及机构的护理人员们,一次和失智老人的握手,肩膀上轻轻地拍动,清晰记住每个老人的家庭情况和性格特点,参观期间不时地给老人整理衣裳和被子……从每个细节为老人们做到了关爱,期间也碰到了刚进入工作岗位和正在实习的大学生们,也许这就是“青春养老人”,他们在传承,他们在奉献。

实习期间,李院长组织在住所内观看并学习了习近平主席作十九大报告,当报告提出:尽快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对老年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心情激动。

相比于青岛市北区红十字老年护理院,福山老年公寓是集医、护、养一体的现代化的养老机构,是青岛市硬件设施较高端的,占地面积8.1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床位975张,现收住500位老人。在谭院长和公寓主任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参观,了解了老年人康复需求和康复治疗。座谈间,公寓王院长继续介绍了公寓的运营和员工管理模式。在介绍护理员岗位时,他心情激动地给我们列举出许多照顾老人的动人细节,表示照顾老人是神圣职业,护理员是在面对连家庭儿女都无法承受的老人时还能够想法子来照顾,忍下了常人无法理解的煎熬,再次成为了许多老人的“亲儿子、亲女儿”。然后热情洋溢地同同学们探讨了未来养老行业护理专业的发展前景,王院长表示,年轻人一定要有能力也要有情怀,养老是儿女们的责任,未来能够帮更多老人更好服务也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工作价值非常大。

谭院长嘱咐同学们,我国的养老也正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做得工作非常多,急需人才队伍的建设,未来的养老队伍一定是年轻化、专业化,养老行业需要我们这些高学历、有情怀的高材生来引领。这也是我们国家的一大国情,需要大家的积极投身建设。谭院长说,养老机构多种多样,有简陋的,几十张床位的,也有豪华的,上千张床位的,但不变的是以人为本,未来终将是老人最满意、老人最需要的,嵌入式的养老机构为一线,希望大家要努力学习,接起这根接力棒。

最后一站参观的是健联医院,健联医院是一级社区养老医院,是以医疗为主对长期居家卧床的老人进行上门护理。同学们参观学习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的服务特色,了解了老年人康复需求和康复治及老人档案的建立。

实习总结:在青岛市好的医疗保险制度和相关政策下,一批老前辈们敢为人先、甘于奉献、不懈努力,十几年来,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将医、养、护在实践中结合,为养老摸索出了科学的模式。实习期间,印象最深的是红十字老年护理院的人文关怀和谭美青院长为养老事业的贡献。在护理学领域,老年护理方向有很广阔的前景,也是对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急需的。通过实习,我们切实了解到了青岛市北区红十字老年护理院青岛市北区福山老年公寓青岛健联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特色;学习与实践了失智、失能老年人的护理和与老年人交流沟通的知识;体验了老年人的生活方式。通过ADLMMSE量表对老年人进行评估,对老年人的常见病及常用药物治疗及康复治疗有较深入了解。经过实习,在老年护理方向,我们信心百倍,动力更加充足,要继续努力学好护理学,探索老年方面的护理需求,树立为老人健康服务的理念。作为护理学生,我们要紧密结合实际,提升人文修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最后,诚挚感谢“青岛市长期照护协会”、“青岛市北区红十字老年护理院”、“青岛市北区福山老年公寓”、“青岛健联社区服务中心”以及谭美青院长对我们实习的亲切指导和鼓励。

编辑:刘永进

图片:陈雨萱、刘永进